1888年,俄罗斯发明了手工电弧焊接技术,使用无药皮的裸露金属棒来产生保护气体。直到20世纪初,在瑞典发明卡尔伯格过程(Kjellberg process)和Quasi-arc方法传入英国后,药皮焊条才开始发展起来。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成本较高,刚开始人们不怎么使用药皮焊条。但是随着人们对好的焊缝质量需求的日益增长,手工电弧也开始使用药皮焊条。金属棒(焊条)和工件之间形成的电弧会熔化金属棒和工件的表面,形成焊接熔池。同时,金属棒上熔化的药皮会形成气体和熔渣,保护焊接熔池不受周围空气的影响。因为熔渣会冷却、凝固,所以一旦焊缝焊完(或在熔敷下个焊道前)就必须从焊道上清除熔渣。在焊钳更换新的焊条前,手工电弧焊过程只能完成短焊缝的焊接。焊缝熔深浅,熔敷质量取决于焊工的技能。
1、电焊机的外壳和工作台,必须有良好的接地。
2、电焊机空载电压应在60~90V之间。
3、电焊设备应使用带电保险的电源刀闸,并应装在密闭箱内。
4、焊机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其一、二次导线绝缘是否完整,接线是否绝缘良好。
5、当焊接设备与电源网路接通后,人体不应接触带电部分。
6、在室内或露天现场施焊时,必须在周围设挡光屏,以防弧光伤害工作人员的眼睛。
7、焊工必须配备合适滤光板的面罩、干燥的帆布工作服、手套、橡胶绝缘和清渣防护白光眼镜等安全用具。
8、焊接绝缘软线不得少于5m,施焊时软线不得搭在身上,地线不得踩在脚下。
9、严禁在起吊部件的过程中,边吊边焊。
10、施焊完毕后应及时拉开电源刀闸。